坐在钱氏旁边的孙三叔小声道:“你闭嘴!”
孙三叔一向赞同这种嫁娶的大事都是由着父母做主,古人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孙三叔作为父亲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和唐家结亲,尤其是自己的长子。
钱氏之所以偏疼小儿子孙景昂也有孙三叔的缘故。
这事还要追溯到金玉小时候洗三的时候,因着钱氏说了几句酸话,另有孙老太太早就看不惯钱氏教养孩子的方法,就对着孙三叔说了几句。
孙三叔对于母亲的话肯定是放在心里的,回去之后去钱氏那里看了看自己的长子,细看之下才发现长子孙景旭早已经被钱氏惯的不成样子。
孙三叔害怕自己的长子在钱氏手里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模样,又不想让寄予厚望的长子移了性子,就趁着钱氏怀孕的时候将长子孙景旭抱到前院来自己教养,钱氏虽然怀孕了可还是记挂着长子,日日哭诉,想要回长子。
孙三叔哪里肯,他如今也体会到了养孩子的乐趣,加上还在掰正长子的性子,就一句话打发了钱氏:“旭哥儿在我这里很好,你不必担心,你专心照顾好肚子里的孩子,这个孩子生下来给你自己养着,切记不要娇惯,须知溺子如杀子。”
钱氏也看清了,知晓孙三叔不肯还回孩子,不想让她教养,她也不再强求,只一心顾好肚子里的孩子。
这些年钱氏又有了很多孩子,继续娇惯着幼子孙景昂。
孙三叔因为早年间的事觉得伤到了钱氏,也默许了,他的理念就是长子是寄予厚望的继承人,幼子娇宠着些也无妨。
毕竟皇帝重长子,百姓爱幺儿。
就这样,孙三叔一直养着长子,对待长子也最疼爱,孙三叔眼见着长子孙景旭长成少年郎,学识渊博,来年就可以下场了,也不忍心自己的长子娶了那唐家的女儿,唐家已非彼日,糟心事数不胜数,唐家的女儿秉性也不知如何,这叫他怎么能放心?
孙老太爷听到钱氏的话也不语,他是不想叫唐家和二房结亲,老二为人谨慎,善于做官,以后肯定还会继续升迁的,二房的子女自然水涨船高,这样亲事也不能随便决定。
但他不能堂而皇之地说出来,这样大房和三房指定得怨他偏心,不利于家庭和睦。
孙老太爷思索片刻,想着唐家的孙辈子女,心中有了主意。
“唐家长子、长女都已成婚,二女已定亲,底下的弟妹除了刚才所说过的次子和三女,还有三子、四子、五子和四女、五女,另四女性子不好,且不做考虑。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