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太爷被几个孙儿安慰好之后,平复了一下心情,正襟危坐在首位上说:“为人父母,我自然理解你们的心情,可不能因为你们的私心就让咱们孙家陷入到万劫不复之中!陷入不仁不义之中!
让那些世人嘲笑咱们,那你们就这样吧,老头子我也豁出去脸面,和那唐家断交,此后不得来往,你们也不用担惊受怕儿女和唐家的亲事了!”
孙大伯和孙三叔原来还心疼自己的儿女,现下也顾不上心疼他们了,让孙家陷入万劫不复、不仁不义当中的名头他们担不起,日后旁人怎么看他们啊!
孙大伯吓得都给自个儿的老子跪下了,“爹,我们不敢啊爹,都听爹的,都听爹的。”
孙正溪和孙三叔也不敢在这个接头惹孙老太爷生气。
孙老太爷“咳嗽”了几声,“好了,我也不是非要逼你们,家中和剩下唐家小姐少爷适龄的,你们自己活络活络,年后再议。”
离过年不差些时候了,还有月余。
孙大伯和孙三叔都是念过书的人,对一些话语的敏锐度还是有的,他们思量着,活络活络,这是说……可以通融了,既没有定下哪一个指定的人,便看谁活络疏通了,就不必和唐家结亲了。
钱氏倒没听懂,刚想站起来询问孙老太爷,一旁的孙三叔敏锐地察觉出钱氏的动作,不动声色地按下她。
钱氏虽不甘心,也不敢违背孙三叔的意思,只能不甘不愿地坐在位子上。
一场家宴就这么散了。
散席过后,回到自己的房里,钱氏迫不及待地询问孙三叔为何不叫她说话。
孙三叔揉了揉眉头,道:“爹已经通融了——”
“你我就不要再为难爹了。”
钱氏还是不懂,她在孙家过得也算好,因着她一进门就怀孕生子了,更是一举得男,杨氏和她一样,也是一举得男,加上孙家在孙正溪出头之前日子不说清贫,但也说不上富庶,孙正溪科考进京都需要钱,也没有那个闲钱纳妾。
孙三叔和孙大伯一样就都没有妾室,钱氏没有妾室烦恼,也没有那些个庶出子女碍她的眼,没有人同她争斗,也没有见过什么后宅阴司手段。
只是和大嫂杨氏、婆母孙老太太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但孙老太太不可能去害自己的儿媳,杨氏也不会去害自己的妯娌。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