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听了李母的话,虽然嘴上还是嘟囔着不太乐意,可也不再强行阻拦了,只是打那以后,没事就往新装修的店面那儿溜达。
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瞧瞧那儿,心里头其实早就默认了这件事儿,只是嘴上不肯说罢了,这心思,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交接工作,李文才总算是如愿以偿地辞了职,彻底告别了厂里。
而且,他这一走,还带走了两个人,一个是何雨柱,还有自己的弟子王二牛,俩人都对李文才的开饭店的计划感兴趣,一拍即合。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那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又是招聘服务人员,又是找其他厨师。
招来之后还得进行培训,从菜品特色到服务规范,方方面面都得操心到,这一通忙活下来,可算是准备得差不多了。
终于,饭店开始正式营业了。
开业那天,李文才以前在厂里的那些老朋友、老同事们,都纷纷赶来捧场,把个不大的店面挤得满满当当的。
大家一尝这饭菜,那味道,地道!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服务方面,那也是和国营饭店大不一样。
国营饭店有时候服务员难免会有对客户爱搭不理的情况,更有殴打顾客的情况。
李文才这饭店里的服务员,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热情的笑容,客人一进门,就赶忙迎上去招呼,有什么需求也是第一时间响应。
让人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客人们都挺满意的。直夸李文才这饭店开得好。
没过多久,一家热热闹闹的火锅店在街头开张了。
这火锅店,从里到外都透着精心与巧思。店面虽说不算极尽奢华,可布置得敞亮又温馨,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墙上还挂着几幅应景的民俗画,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运营起来,李文才也有自己的一套门道,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认准一个理儿,服务至上。
服务员们都被培训得热情有礼,客人一进门,笑脸相迎不说,还眼疾手快地递上菜单、倒上茶水,就餐过程中,添汤、收拾桌面,那叫一个周到细致,让人挑不出毛病。
四九城的老少爷们儿,说起吃涮羊肉,大多都奔着东来顺去,习惯了那原汁原味、清清爽爽的吃法。
李文才弄出了鸳鸯锅这新奇玩意儿。一半红汤,一半清汤,把热辣与鲜香巧妙融合,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这鸳鸯锅底,可是李文才的 “秘密武器”,这个锅底配方李文才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准备好了。
反复试验各种香料的配比,辣椒要选哪种辣度、麻椒得挑多麻的,牛油怎么熬制才醇厚,清汤怎么吊才鲜香,每一个环节都抠得仔仔细细。
那鸳鸯锅底一端上桌,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红汤热辣翻滚,辣而不燥,麻而不苦;
清汤澄澈如镜,鲜香回甘,滋味醇厚,食客们尝上一口,都Ren不住眉眼含笑,直夸味道绝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