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李元亮,学的就是建筑相关专业。虽说在大学里,正儿八经实操的时间不算长,可好歹肚子里有墨水,理论知识扎实。
李文才把儿子拉到跟前,拍了拍他肩膀,一脸郑重地说:“元亮,专业的事儿就得专业人来干,咱盖房子,那可是大事儿,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元亮郑重点头,这次管理的不是火锅店,而是自己自己喜欢的建筑,所以干劲十足。
打那以后,工程一开工,李元亮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时刻不停歇。
设计图纸摊在桌上,手里的铅笔在图上圈圈画画。但凡觉得哪儿结构不稳妥、布局不合理,立马跟设计团队掰扯,非得改到满意为止。
进了建材仓库,稍微觉着质量差一些的,大手一挥,就给打回去,坚决不要。
施工的日子里,李元亮成天泡在工地。大太阳明晃晃地烤着,他脖子上挂着毛巾,汗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眼睛却看着工人师傅们的一举一动。
有时看到那地方做错了,也会让工人们返工。
打地基的时候,他蹲在边上,拿个小尺子左量右量。
李元亮深知,盖房子可不是小孩子搭积木玩闹,那是承载着无数家庭希望,一砖一瓦都得用心。
就这么着,从起初接的小工厂修建项目,慢慢做到住宅小区,再一路拓展到大型市政工程,名声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响亮,在建筑圈子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口碑天地。
李文才虽说不懂建造,可他脑袋里装着后世那些五花八门、设计精妙的房子模样。
每次跟施工团队讨论外观设计,他就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描述着楼该有的流畅线条、住宅应有的温馨配色,听得大伙一愣一愣的。
果不其然,房子建起来后,那外观新颖独特。把同时期那些建筑的审美远远甩在身后,路人经过,都Ren不住仰着头,啧啧称赞。
在对待员工方面也学习了后世某超市的老板,以人为本,尽量给员工多一些假,可以陪伴家人和孩子。
后面也投资了各行各业,赚的钱,让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去各个地方去建学校。
.....
2008年,那场举世瞩目的四九城奥运会,在一片欢呼与荣耀中圆满落幕,热闹与喧嚣渐渐散去,日子又重归宁静的寻常模样。
李文才与苏云老两口,像往常那般,坐在四合院的树下,摇着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家常,享受着午后惬意的时光。
突然,一个脆生生的童声打破了这份静谧,“曾祖父、曾祖母,小辉来看你们了!”
只见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孩子,撒开脚丫子,顺着四合院的门道一路飞奔而来,小脸蛋红扑扑的,满是兴奋与急切。
孩子身后,跟着的正是李文才的孙子李志明和他的妻子谭晶。
李志明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谭晶则亲昵地挽着丈夫的胳膊,两人不紧不慢地走着,看着孩子那活泼劲儿,眼里满是宠溺。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