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没人会对“自负盈亏”感兴趣。
因为市场体系混乱,任何厂如果自负盈亏,都会饿肚子的。
机构臃肿,人员也经常超编,吃干饭的人太多了。
后世的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这个时代再正常不过了,铁饭碗嘛,我干成什么样都能领工资,甚至祖孙三代人都在一个厂里混饭吃,有传承的。
很多厂都像是一个小型城市,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不需要出去就能活一辈子。
还有厂办的学校,厂子弟在自己的学校里学习,学完也入厂。
没人会的担心自己未来会失业,不可能的。
而开始“自负盈亏”后,一切都变了,工厂开始精打细算,提升自己的效益,那时候他们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冗余,尤其是厂办的那些民用设施。
像医院学校此类设施,既不专业,花费还多。
吃晚饭,陈部长又拉着秦关去了靶场。
两人试射秦关设计图上的几把枪,这几把枪是临时加工出来进行测试的,还不能批量生产,但对咱们国家的这个时期来说,批量生产也简单。
有点类似毛子了,重工业早已成型,爆产能不是问题。
问题是有多先进,设备已经很多年没有升级换代了。
还好,步枪不是技术含量多高的东西,这里说的是大量装备部队的枪,不是那种小孩喜欢的电影里的高精仪器,通常部队会觉得没必要。
哪怕在灯塔国,民间的枪支都会比军队要准。
因为部队如今的作战思想就是子弹泼水,不行就炮火覆盖。
等你一个个狙……黄花菜都凉了,那不是军队干的事。
当然有特种部队的用途,但那装备量极少,我国一直都是外购的,因为自己生产真的不划算,量小的话会很贵,还不如直接买呢,开模的钱都不够。
“哒哒哒……”
秦关在靶场用八一式打了好几个弹匣,耳朵嗡嗡地。
到最后也懒得一发发打了,纯当过年放鞭炮过瘾。
“哈哈,小秦,你一个年轻人,眼睛那么好,也没我打得准嘛。”
“那是,这样比有点不公平了。”
陈部长已经到这个级别了,但他军事技能还是过硬的。
很多老兵七八十岁了枪都打的很准,到他们这样的程度,开枪只需要感觉。
秦关放下枪,陈部长把他带到一边说话:“关于你说的,如果在南边开战……我们进行过研究,现在的作战思想确实不行,精确射击很难起到作用。”
“咱们装备半自动那么多,不是子弹不够吗?”
“那不是,子弹才多少钱,而是每一枪都要打准,敌人不会给你第二枪的机会。”
“但也是建国前老兵的那些作战风格影响吧?”
“呃……确实有这个因素。”
现在的部队基本都装备五六半,其实如果进行大平原作战的话,火力是够的。
因为专业军人哪怕到了后世,也是一发一发打半自动。
就是像陈部长说的,第一枪过去了,不管中不中,敌人会有变化。
也不能说不对,但这个思想确实太单一了,近距离绝对是灾难。
全自动的意义就是压制对手,让己方人员有机动的空间,然后接近对方进行消灭。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