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自然可以明白大哥朱标的意思是问自己为何要选择这么麻烦的方法,既然做错了为何不能直接施以惩戒。
思考片刻之后朱橚这才看着朱标正色道。
“大哥,近日以来京城大事频发,若只是在朝堂之上肃清佞臣,百姓还不会以此来自危。”
“可若是对这些读书人下手,无论缘由,是否会引起百姓遐想?”
“届时百姓之中人心惶惶,对于父皇和大哥不利,对于我大明皇室更加不利啊。”
见朱标微微颔首,朱橚顿了顿接着道。
“我们开办书院,既然扰乱了某些人的利益,那么这种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
“能够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击败他们,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不敢同我等作对。”
“若是一味的杀下去,事情固然简单,可是到头来他们也会怀恨在心,时机一到还是要冒出头来使坏。”
听完朱橚的解释,朱标和一旁的朱元璋都有种幡然醒悟的感觉,心中不由得赞叹朱橚处理事情的冷静和心思之缜密。
不仅仅考虑到了书院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更是震慑了这些眼里容不得新书院的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至于半月之后朱橚提出的和那些私塾的先生比斗,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都是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
在他们看来,朱橚的底蕴可是这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死板先生所远远不能及的。
半月之后,书院开学的日子。
天还未亮之时,朱橚以及朱元璋和朱标便已经在学堂之中坐着等待了。
毕竟这社学的改革可是关乎于大明读书人的未来和朝堂的未来,今天这第一所改革的书院效用如何,几人自然最为重视。
随同等待的自然还有皇家书院的助教——徐妙锦。
几人一同坐在重新修缮过后的大堂之内,背后高高挂起的是朱元璋半月前亲笔提的一幅字。
“少年强则国强。”
此时,已经有三五家早到的农夫夫妻领着自家的孩子站在了书院的大门前,抬头看着上方巨大的牌匾。
【皇家书院】这几个字,他们大多都不认识,牌匾之上的皇印,他们就更加不认识了。
他们只知道,这书院光是看上去就要比以前村边上的社学气派多了。
此时书院大门还虚掩着,门外的众人皆是有些踌躇,既不敢上前敲门,更不敢就这么直接走进去,总觉得无论如何是不是都有些唐突了。
人群之中半晌才走出了一名中年男子,犹豫地抬起手来想要敲门时。
门“吱”的一声打开。
开门的朱橚看着面前抬手作势要敲门的中年男人一愣,他本来是等的有些心急了,不知这些学生走到哪里了。
没想到竟然是都会聚在门口不敢进来。
中年男人像触电般地缩回了手,小心翼翼地低头道。
“大人,俺们是送娃过来读书的。”
嘴上说着,另一只一直拉着背篼的手紧紧攥了攥。
虽然之前宫中的人已经去过他们村说这周王新开的书院不收学费,可是他们心中还是忐忑,人人都不约而同地背上了一袋粟米。
朱橚见状立马侧开身子做了个手势让门外的这些人进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