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 第069章 土地和田税制度改革

第069章 土地和田税制度改革

        “洪武二十五年,朝廷户部有个统计数目,当时官田约为130余万顷,大概占二成不到,私田约750余万顷,占八成多,总计约为880万顷,是民田多而官田少的格局。”

    解缙看了一眼徐钦,故意顿了顿,复又说道:

    “官田的主要来源,其一是继承自元朝贵族的官田,其二是没收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的田产。”

    “除了这些没收田产划为官田之外,江南苏松嘉湖等州府的恶富民豪,大多也因连坐罪,被没收了田产。”

    所谓恶富民豪,徐钦知道。

    是指自宋末传承至元末,盘踞在江南的苏松嘉湖等州府,本地士大夫,高门豪族。

    “官田中除了皇室、藩王、勋贵等拥有的田产,还有不少屯田,分为军屯、商屯、民屯。”

    “商屯和民屯数量很少,多指宅基地边上私开的荒地。”“而屯田主要是指军屯,各地卫所开垦的,供官军俸粮生活。”

    “所谓私田,则是以各乡镇村统计上报的,分属于各地乡绅地主的农田。”

    解缙思考了片刻,接着说道:

    “现在大明的耕田、耕牛、种子等归属权而言,官田属于朝廷所有,分给藩王、勋贵、军队使用。

    “而私田则属于乡绅地主。”

    “乡镇主要拥有土地的,除了豪绅地主,还有自耕农,而绝大多数是佃农。”

    解缙说得很详细。

    不愧为当代奇才,就连数据都记得一清二楚。

    明显在这方面下过功夫,不仅是只为赋写诗词与对联,单纯的秦淮飘客。

    虽然数据记不太清,但对于明朝田税制度等,深谙历史的徐钦还是熟知这些的。

    此时,他对这位表面上桀傲不驯的解缙,态度也有一些改观。

    朱高煦对大明的土地,田税制度同样有所了解。

    “解先生说得很好,那接下来按朝代区别,简要分析唐朝、宋朝、元朝三朝,跟现在有什么区别,由此来理解土地制度改革。”

    “殿下,这些微臣来解答。”

    太子话声刚落,杨士奇抱拳起身,抢先开了口。

    他的是副阁大学士,风头不能全由解缙独占吧。

    “唐太宗贞观年间,关陇勋贵集团,继承了自西魏、北周、大隋以来的均田制,适应隋末战乱后人口锐减的情况。”

    “唐朝中后期,藩镇做大导致安史之乱,朝廷为了减少战后百姓负担,进行了两税制改革。”

    “总体来说,唐朝初期的土地归朝廷所有,中后期为朝廷、地主和自耕农共有,最后是大地主,名门望族所有。”

    “朝廷的田税制度,也随着改变。”

    “到了宋代,由于疆土动荡与流失,朝廷的中央集权减弱,土地兼并等,土地大幅减少,基本以地主所有为主,自耕农所有为辅。”

    “而正是门阀豪族进行土地掠夺与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

    “所以,王安石实行了青苗法,试图从政策上补助自耕农,抑制土地兼并。”

    “但是很可惜,王安石面对的是整个门阀权贵阶层,触碰权贵豪族们的利益,最终以失败告终。”

    “至于元代,在座的都很清楚。”

    “北元的土地制度实行两田制,税收是包税制,这满足了蒙元贵族阶层的利益。”

    “蒙元贵族扒了一层,汉人士大夫们再敲骨吸髓,又扒一层,别说佃农承受不了,就是自耕农阶层也被压榨得无法生存。”

    “自耕农阶层和佃农等无产阶层在无限扩大,饥饿必然会起义造反,这没什么好说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陈琛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爱似星河,恨在深渊 叶禧封瑾昀 东京:我在现实中玩攻略游戏 我和女神双魂一体 天降萌宝:傅总,你儿子又搞事了! 我的蘑菇女友 比老祖数量?我最擅长了! 反派娘亲她只想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