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边城(1/2)
晚霞渐淡,阿克陶的天空依然蓝得发白,像是不愿意被夜色掩饰。街道上,国语演唱的新疆民歌让这座边城生气蓬勃。吴娥和罗娟像国庆前夕一样,往昆仑佳苑小区边的奶茶店走去。她们约好晚上在奶茶店边的餐馆回请艾米丽,以尽地主之谊,感谢艾米丽在喀什的热情招待。
这是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吴娥和罗娟在中学的宿舍休息了一天,已经把旅途的风尘抖落干净。柯克纸忙着为卡凯妮办理户口,准备国庆假期后就让孩子进学校读书。阿祥忙着局里“读书班”的事情,王勇在准备进社区的讲座,而依布力带着孩子在家以弥补假期的离开,艾米丽采访阿迪拉依去了。
吴娥走着走着,感觉自己成了难得的闲人。罗娟笑着说,假期的感觉真好,你看,他们都还在忙碌!吴娥无声地笑了笑。她在观看街道灯杆上挂着的五星红旗。国旗在晚风中迎风飘扬,红彤彤一片通往远方,让吴娥感受异常亲切。
从木吉乡回来,吴娥对国旗更有了特殊的感觉。
昨天在木吉乡的时候,柯克纸和艾米丽探访了阿里曼,解开了压迫阿里曼两年的心事。从牧场回来,阿里曼说要带着柯克纸去边境哨所看看国境线,柯克纸问吴娥愿不愿意一起去,结果所有人都嚷着一起去。几辆越野车浩浩荡荡,随着阿里曼的座骑前往边境。
木吉乡的西北部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接壤。车辆不能直接开到边境,阿里曼看到这么多人,就联系了正在放马的阿塔,让阿塔送来几匹军马。一行人来到边境,吴娥和罗娟看到界碑异常兴奋,连忙让艾米丽为她们俩拍照留念。界碑上红色的汉字和数字,在高原上无比庄严。王勇抚摸着界碑陷入了回忆,这是他当年新疆从军时熟悉的场景。
看,五星红旗!吴娥指着不远的哨所说。
苍茫的高原上,国旗在帕米尔的风中飘扬。哨所之间隔着距离,正是阿里曼这些守边员和战士们一起用奔忙的足迹在填充。
时间匆忙,因为吴娥一行决定下午赶回阿克陶,阿里曼便匆匆带着大家从哨所撤回。回来的路上,阿里曼指着一座废弃的住房说,就是在这里发现卡凯妮一家的。艾米丽问,对面是什么地方?
阿里曼说,对面就是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萨雷塔什,据阔克确说,那是一个约有200户人家的小村庄,多以放牧为生。
王勇说,我看过一期中央电视台的《简版说中华》,专门介绍汉简上的“烽火品约”,在汉朝的时候一个个烽燧相连,形成固若金汤的防线,但再坚固的烽燧也需要士卒来守卫,今天你们这些守边员与边疆战士,跟两千多年前的烽燧守卒多么相似啊!
从木吉乡边境线上回到阿克陶,面对边城飘扬的五星红旗,吴娥情不自禁对罗娟说,看,国旗!罗娟笑着说,你又想起了木吉乡边境的哨所吧!吴娥说,对呀,前段时间让你编一个“风雪边境”的舞蹈,你说幼儿园孩子的编不来,现在你亲历过边境,有没有灵感了呢?
罗娟说,编个舞蹈不难,重要的是构思核心情节。
两人边走边逛,来到奶茶店,要了两杯奶茶,坐在窗边喝了起来。不一会儿,约请的人员陆续到来,最先到的是柯克纸,接着是依布力一家。
吴娥和罗娟赶紧起身出去,迎接大家。坐定之后,柯克纸仍然为那扎上学的事情感到遗憾。柯克纸的意见是让那扎直接进城上学,但老拉扎尔的思想还没有转变。
柯克纸说,拉扎尔在城里建筑工地打工,现在正好有移民政策,乡镇的牧民可以进昆仑小区定居,拉扎尔想进城,卡凯妮犹豫不决,老拉扎尔眷念牧村,所以卡凯妮想留下来照顾老人,这多可惜啊,人家恰尔隆的干部也在动员,希望牧民尽量进城!
罗娟说,你就不要遗憾吧,这是草原民族必须经历的过渡,不能操之过急,再说这过渡本身也是美好的历史,你不觉得吗?我们有幸来到新疆支教,正好见证了这种过渡,你看啊,如果不是牧民进城定居,江西就不会捐建幼儿园,吴娥就不会来支教;如果牧民都进了城,我们就去不了恰尔隆牧村,体验不到卡凯妮的烤全羊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