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九决如同醍醐灌顶,倒抽凉气。
“陛下,卑职大体明白了。”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士族的弊端根源,在于人心贪婪,故而需要儒家经典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积极向上。
万万没想到,其实本质如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说根本便是阶级矛盾。
其实,不仅是他看不明白,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看明白事情的本质?即便明白,又能怎样?
“陛下,按照您的说法,士族的弊端来自阶级问题,那不管杀多少人,都存在阶级,想要解决弊端的唯一办法,是把士族阶级统统铲除?
可是没有阶级,凭皇上一人怎么治理国家?
还有一事,卑职总是想不明白,为何在王朝建立的初期,就没这类隐患,或者隐患不显著。越走向末端,士族的弊端就越大?”
赵宣沉默片刻,思索着尽量用最简单最白话的方式解释给他听。
“士族乃皇权基石,皇权不可能彻底铲除士族,否则天下将大乱,朝廷会陷入停滞。朕只能制衡,来削弱。”
狄九决眸子一亮:“武将,陛下是想用勋贵制衡士族,削弱文官集团。”
文武向来不和,加上皇权,便是三足鼎立。建朝初期,各方都羽翼未丰,不敢为所欲为,太过放肆,所以猥琐发育,徐徐图之。
然而,随着朝代的发展,羽翼的丰满,朝廷渐渐重文轻武,勋贵渐渐凋落,文武失去平衡,三足鼎立的平衡也从而失去,导致士族的弊端越发凸显。
赵宣用一幅孺子可教也的神态看着狄九决。
“不错,最初建国时期,是因为年年打战,功勋巨大,武将能和文臣抗衡。可战争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总会打完,总会迎来太平天下。而科举却是三五年就来一次,文官集团越做越大。”
狄九决震惊无比,深吸一口气。
“陛下的意思,是要在科举上重新改革?”
“对呀,朕不是已经改革了么?”
狄九决面露恍然,不错,这些年来,天子各种改革,其中要论哪项改革力度最大,就是科举,阻止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但由于变革太快,有些朝令夕改的嫌疑,各地学子弄得叫苦不迭。
包括很多忠心耿耿的保皇党,也不理解,认为天子越活越糊涂,完全乱瞎搞。
直到今天,狄九决终于明白,天子干嘛要将文科举和武科举合并一处,并且选拔人才要全面,是为了从根本解决士族的弊端,打破困扰了千古历代帝王的难题。
狄九决沉默片刻,再次开口。
“可是陛下,不管怎样,士族阶层依旧会有,想制衡文官集团,还不如把科举的时间无限延长。
比如十年一考,又或者干脆废除科考,恢复孝廉制,从寒门中挑选孝顺的孩子。”
赵宣脸色沉下。
“记住,改革不是后退,而是进步。
任何事情有利有弊,是把双刃剑。
科考即便有缺点,同样也有大大的优点,并且利大于弊,是不能够废除的。”
狄九决点头,“陛下说的不错,是卑职愚钝。”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说的也不错,有道理。
不管如何改革,科举依旧治标,难以治本。
归根结底,想要治本,就得发展全新的阶层,制衡士族。”
狄九决眼睛一亮,“请陛下明示,卑职完全不懂。”
“商人,提高商人的权利。”
狄九决倒抽凉气,神情诧异。
提升商人权利?用商人来牵制住士族?天方夜谭吧?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